School: |
Grade:5 |
Class: 1 |
Students: 50 | ||
Content: |
Title:Unit8 At the weekends |
Teacher:Michelle 宗薇 |
Date:June.8th | ||
一、教学目标 1、会表述自己和家人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能连贯地用5-7句话来描述自己家人的周末生活。 二、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5B At the weekends的第二教时内容,主要学习 C、D部分句型。本单元B部分是六个昆虫类单词,与C、D部分的功能句型没有太多的联系点,而与教材的E部分却密切相关。所以把B、E、F作为第一课时先上。而对话内容涉及了 2、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共50人。部分学生思维和语言发展比较突出,发言很积极;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变化,到了高年级后在非母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羞于开口;也有2-3位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畏难情绪,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本课主要谈论周末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交流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动词词组和频率副词。学生之前已积累了一定量的动词词组,并能用不同人称表达。本课的教学需帮助其结合频率副词和动词词组对周末生活进行描述。在交流中不断强化巩固,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 |||||
Teaching Procedure | |||||
Procedure |
Teacher’s activity |
Learners’ activity |
Purpose | ||
Pre-task preparation ( |
1. Sing a song 2. Ask the sts : What do you do at/after school? (Write down the verb phrases from the students’ answers.) |
1. Sing a song together. 2. Talk about their activities on weekdays. |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生成资源,教师对资源的有机整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 ||
While-task procedure ( |
1. Ask the sts what they can do at the weekends. 2. (1) Ask the sts to open the book and listen to the recorder. (2). Ask: What do they do at the weekends? Let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3. Teach the sentence: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How does …spend his/her weekends? |
1. Answer in individuals. 2.(1) Look and listen. (2) Answer the questions. Retell the activities they do. 3.Use the new sentence to talk about the weekends in pairs. |
提供对话资料,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如何谈论各自的周末生活。在理解的基础上转述他们各自的活动. 围绕话题进行真实的对话交流。 | ||
Post-task activity (15’) |
1. (1) Show an E-mail from Mike. (2) Ask the sts to ask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2.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n E-mail to Mike. |
1. (1) Read the E-mail. (2) Ask and answer in groups then in class. 2. Write the E-mail. |
通过阅读了解外国家庭的周末生活,并尝试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 ||
Assignment |
Give homework. |
1. Complete the composition. 1.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foreigners’ weekends. |
在自主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渗透社会文化知识。通过说和写,进一步巩固新知。 | ||
反思 |
这堂课是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 第二教时。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四会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I often… How does he/she spend his/her weekends?He/She often…谈论周末生活。 因为考虑到课文对话中除了句型是新的以外,其他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所以就没有把这段对话作为重点内 所以,怎样把握和定位对话文本,尤其是当里面的词汇和句型不是难点的时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对于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理解、记忆的过程后 能否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的关键性的一环——使用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化对话教学。 曾经多次聆听南京特级教师沈峰的课,总是着迷于她课堂上浓浓的自然交流氛围,所有的听课老师和教室里的所有物品都是她与学生对话的内容,她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很快作出有效的反馈,或者是对学生发言的延伸,或者是诙谐的调侃,或者是激励性的评价。在课堂上,教师精心地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参与,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整堂课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为主,教材内容学得不多,老师、学生说得却很多。这种对话式的教学,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牵引式”、“灌输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把学生当作有生命意义的人,首先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这样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引导学生与老师、同学主题对话 我们平常所讲的谈话法,虽然表面上是师生的一问一答,但实际只是教师为了完成对教材内容的传授而设计的“陷阱”,并没有跳出灌输式的框框,学生的回答也只是猜测而已,没有自己的思想,因而学生也没有真正完成对英语语言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属于对话的范畴。这里所讲的对话,不是以完成教案为目标,而主要指师生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主题式交流。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权威,而是启迪学生用英语对话、表达思想的合作者。例如,沈峰在教学Who is the … in …?这个内容时,教师用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学生用这个句型与自己交流,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话题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储备。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交互活动,学生在教师、同学的互相启迪下独立思考,从而完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建构。正如 课堂上的对话,是由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成的。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也是英语对话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小学英语教材以对话为主,首先,教师在帮助学生扫除单词障碍的基础上,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包括涉及的异域文化、风情以及文本的背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兴趣使然,入情入境,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体验人物思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知识的习得。其次,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单词、词组、句式要经常翻阅,对范文要大量背诵。作为学生日后学习基础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汇集于学生终生难忘的若干经过熟背的范文之中。对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学生过多地讲解语法知识或语言使用规律,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让学生将这些范文意思理解透彻,熟读成诵,最终内化,学生才能学到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领会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在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