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raybet安全么 >>名师工作室>>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美的发现 美的追求
发布时间:2015-01-0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路叶娜
——记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角的认识”同课异构活动

 

2014年的最后一天下午,阳光和煦,微风不寒,空气里充满着迎新年的喜庆味道。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王冬娟工作室成员以及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部分数学教师,如约来到翠竹新村小学阶梯教室——工作室第21次活动即将在这里举行。
本次活动由工作室的荆亚琴、王素旦、路叶娜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二年级下学期的《认识角》一课。荆老师从学生对“角”的生活经验和模糊概念出发,层层剥离,逐渐抽象出数学角的模型;王老师组织学生两次找角,第一次找角是学生原认知的再现,第二次找角则赋予了学生数学眼光;路老师通过课件带着学生经历了抽象的过程,从生活图片抽象出平面图形再继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一部分,进而认识数学中的角,并在最后组织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根据再现课件片断提炼出贴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构。三位老师迥异的课堂教学,折射出的是相同的尊重学生起点、尊重教材逻辑的教学思路。
课后,三位老师即兴说课,谈谈自己对课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工作室成员则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课的理解和对三位老师执教的点评,先后提出了“学生原有对角的认知资源如何更充分的挖掘并利用”;“三年级再对学生调查‘请你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等一系列具有重建意义和后续研究意义的问题。
王校长认为今天的三节课有两个美:课件美,语言美。欣赏之余又带着老师们一起重建了本课的两大环节——“角的数学模型建立”和“角的大小比较”,力求打开学生的数学眼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美”的进一步追求:(1)最美的数学语言(力求精炼);(2)最美的数学符号(力求准确);(3)最美的画面(便于学生发现和提炼数学信息);(4)最美的数学方法(力求科学、适切);(5)最美的数学课堂(动静结合)。
工作室的研讨活动总是这样踏踏实实,老师们每次都有满满的收获,每次都集聚满满的正能量。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充实的2014,我们继续期待来年,研究路上结伴同行。
(文:路叶娜    摄:许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