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每一年都过,但是有一些古朴的习俗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流失了。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也有着独特的节日渊源。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积淀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2018年10月17日紫云小学四4班顾佳欣的妈妈走进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重阳节。
首先佳欣同学结合PPT和同学们一起追溯重阳的源头,让同学们一起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原来先秦时候就有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到了重阳节这天,最重要的当然是要吃重阳糕了,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佳欣妈妈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色香味俱全的重阳糕呢。看!同学们一个个多开心啊。品味着重阳糕,诵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信,四4班的每一个小朋友定能记住这个不一样的重阳节。
(文:周月霞 ;摄:荆永佳 审:郭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