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名言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更是至关重要。下面,我就教育孩子习惯方面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幼儿园的节奏对比小学要慢很多,进入一年级后,要让孩子尽快适应和调整好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睡早起可以提高孩子第二天在学校的课堂效率。记得我们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因白天有充足的午睡,晚上经常很晚睡觉,导致第二天上学不肯起床,每天都要和她斗争很久,常常踩着点进园或迟到,她自己竟然还安慰自己没有关系,老师又不说我。自从上了小学,全家开始总动员,要求每个人都要早睡早起,就这样在全家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孩子慢慢给掉了赖床的坏习惯。她还每天争取前几个到校,告诉我们去早了不仅可以有机会当领读员还可以去读好多书、背很多儿歌呢!这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习惯,而且孩子的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了! 老师布置的任务从不拖沓,总能按时完成。
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孩子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让他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更要自己吃饭。培养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刚开学,孩子最容易拿错文具。所以家长一开始要帮孩子把所有的书和文具都贴好标签,教孩子把书和本子分类整理并按大小顺序依次整理在书包内,刚开始家长做好示范,几次后让孩子自己整理,我们可做好检查工作,一放学先打开书包,看看书本数量和摆放次序,如果做好了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奖励。慢慢的,孩子好的整理习惯就养成了。 我们也可以趁热打铁,想办法争取让她 把家里自己所有的东西整理好。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常会发现:孩子回家后不爱学习,每次的作业不主动完成,并且拖拖拉拉……这都是孩子学习兴趣不浓的表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学习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兴趣。孩子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我就和她一起读书背书,经常和她进行比赛,看谁能最快的背出刚学过的课文,并且多数时候都让她胜出,有的时候我们故意背错,让她做小老师指出我们的不足,她不知道有多起劲呢!有时家长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复习期间背书,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件头疼的事,因为要背的课文很多,孩子很不情愿。这时家长不妨试试用录音的方法,让孩子把自己背的内容录下来,有时再用点善意的小谎言,说是老师让的,还要收上去检查呢。孩子听后都想追求完美,她会一遍一遍的录,争取录到最好为止。其实上面有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适用于孩子学拼音和数学口算的时候,效果也非常不错。尤其是口算,是有时间限制的,孩子开始根本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必须家长回来认真督促练习,为了让孩子既有速度又有效率,家长们可能会急功近利采用强逼的方法,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效果不佳,我们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和孩子比赛,要尽量输给她,让他时常当“小老师”,给我们家长出一些各种口算题目,我们在做的时候有目的性的错一两题,做完后让他给我们批改打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无意中还培养了她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让孩子养成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并规定好完成时间。最好让孩子一次性完成,尽量不要分几次完成,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好不容易集中下来,能够静下心来,就一次完成最好,这样也可以提高做作业的速度,保证作业的质量。还要帮助孩子安排完成的顺序,一年级作业有读、有写,有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但如听写、背课文可能需要家长从旁指导,这就需要优化统筹安排,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自己安排了。慢慢地也要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教给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这个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做不到或者做不好都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给他这样的意识,我经常就会对孩子说你要学会自己看题目,自己检查。先让他知道这些是要做的,但是做的不好不要责怪孩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现在一年级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当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后,自然形成知识学习的良性循环,学习成绩就不成问题。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希望孩子养成认真仔细、专心、爱动脑筋的习惯,那么就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对待孩子作业的态度就可以传递给孩子重视学习的观念,我们一定要负起父母的养育和教育责任,每天配合老师,认真教育孩子、管理孩子。
四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曾有教育学家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让孩子会读书、读好书,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读书时,我们家长绝不看电视,玩电脑,注意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和读书环境。我们可在旁边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这样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爱上看书,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培养孩子读书其实有很多种方法,这几招还是从邵老师那学来的:(1)开始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用绘声绘色的声音讲给她听,先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有时即使一本书读了好几遍,也要耐着性子并换着方式去读给孩子听,这时建议采用指读法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这样孩子目光和注意力会跟紧你的手指,无形当中就会认识很多字,这样比刻意的让她识字效果要好很多倍,孩子一旦对识字有了兴趣,无论走到大街上还是公共场所,看到不会的字就会来问你,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汉字的积累量会越来越多,反过来对她的阅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认字多的孩子在一年级开始时是很有优势的,孩子无论是对语文还是数学的学习效率都要比其它孩子更高一筹。(2)听读,如果大人没时间或者是工作太累可以放录音给孩子听,选取一些好的故事。这既能锻炼孩子的听力,又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两全其美。让孩子学会倾听,这对以后在课堂上无论是倾听老师还是倾听同学都会有更高的关注度。(3)当孩子学完拼音后就可以让孩子独立进行阅读。之后家长最好也跟着进行阅读,有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孩子一起探讨。这样既可以检验孩子是否认真阅读,又可以和孩子进行思想、观点上的交流。最近,我们孩子迷恋上了沈石溪的小说,自从在沈石溪先生签名售书会上买了一本书回来后,孩子对他的作品痴迷的一发不可收拾,看完一本赶紧催着爸爸在网上把沈石溪的这一系列的书全套都买了回来,一个暑假都在书海中遨游,我都被她的举动所震撼,也不禁拿起一本看了起来,这本书叫《和平豹》,看着看着也被作品中纯净的文字所吸引,小说从客观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出发,既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唯美的艺术创造,有助于孩子了解了神秘的大自然,认识和热爱神奇的动物王国。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中写到和平豹最喜欢独来独往,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它竟然偶遇到一只小羊,若在平时,这只小羊早就是和平豹的囊中之物,但在这种特殊状态下,和平豹并没有吃掉小羊,而是选择和小羊结伴而行,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它们在一个山洞里躲避山体滑坡、泥石流。早晨作者惊奇的发现,小羊竟依靠在和平豹的怀中安详入睡,场面极其和谐、唯美。就连作者也愿意相信可怕的和平豹也会有温柔、仁慈的一面。真想结局就到此为止,但不幸的是,灾难过后,雨过天晴,在那片安详的草地上和平豹面对不远处的小羊露出了凶光,就在一瞬间,小羊终究变成了和平豹的美餐。这时我心里也不禁揪了一下。立刻问了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和平豹吗?”她毫不犹豫的回答了我:“不喜欢”。我追问:“为什么?”她告诉我,在遇到灾难的时候它和小羊一起面对困难,成了患难的朋友,但最后在灾难结束后它用不到小羊了,竟然就把朋友吃掉了。从孩子的话语中我读出了她似乎觉得和平豹太不仗义、自私,还有点过河拆桥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孩子最纯真的体会,当时我并没有反驳她,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平豹最终的选择其实是维持了生态的平衡,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我不强迫孩子一定接受我的观点,可能我更想保留住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保留住他最纯真的一面。但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她会慢慢体会。我想这种交流不仅会让孩子在读书时有更深入的思考,更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五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每个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阳光、快乐、自信、大方的好少年,我也不例外。对她从小就注重文明礼貌的培养,鼓励她让她多叫人,主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这样孩子在人多的时候也不会拘谨。鼓励她和别人友好相处,多发现别人的优点,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讨论孩子班上一个很调皮的学生,说出了他的各种缺点,可孩子并没有跟着我们随声附和,而是很严肃认真的告诉我们:他最近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紧接着就把那个同学进步的点点滴滴都给我们娓娓道来,我们听了之后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更正了自己的说法,并表扬了孩子看到了别人进步的一面。从此我们在要求孩子做好的同时自己要先做到,真正的起到榜样的作用。前两天看书中有一则故事:俞敏洪教育孩子不要背后说别人坏话,要多发现别人优点时,女儿连忙说:“你和妈妈不也背后议论别人,这不也是说别人坏话吗?”然后他和老婆就商量以后再也不私下议论别人,多讲别人优点给孩子做榜样,所以说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教育家,教育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爱到最美是陪伴,只有通过不断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铸就孩子美好的未来。陪伴不是抱着手机坐在孩子身边,而是跟孩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坦白说,我的孩子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作为家长看到了她的变化,每一天她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这一年中,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守候,更离不开老师们的细心教导和引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我们的陪伴,有了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的成长,他们将会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