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学校是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的唯一一方净土”,无论大孩子,小孩子都觉得校园生活足够精彩、足够幸福、无忧无虑。可是就在这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中,面临考试,如何复习迎考大概是很多孩子都会面临的一段迷茫期。
每当考试临近,各年级、各学科都会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此时,老师和家长也会给学生加油加压。必然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一、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对待复习巩固提不起兴趣,因为没有新意,没有新的知识点,出现浮躁情绪;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面对复习感到棘手、茫然,不知如何复习;三、平时学习得过且过的学生面对复习从心理上产生莫名的恐惧,不想复习。
那么家长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复习迎考呢?
一、明确复习目的,及时查漏补缺。引导孩子全面梳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结合平时练习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为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剖析自己有哪些不懂、不会的地方,明确复习重点和每天的复习内容。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可请老师进行个别辅导,也可请同学互助,家长也可以适当辅导,把知识的漏洞补上。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主动积极的复习,才能弥补之前学习中的漏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巩固复习内容,及时加深记忆。必须重视在识记后的及时复习,一般是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每天上完课后,在复习方面,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做好几件事:
首先,积极尝试回忆。课上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敢于质疑,敢于提问。课下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中高年级的同学还可以把重点的和不理解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弄懂为止。对于老师在复习期间留的作业要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当晚再把老师上课传授的内容重现一遍,以检查听课效果。如果能回忆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证明自己对当天的学习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否则就应查漏补缺,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回忆时,可边忆边对照书,亦可忆完再看书。为了使回忆专心,最好手脑并用,可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
其次,仔细阅读教科书。回忆当天学习内容后,为了加深印象,要用一定时间认真研读教科书。看书时,应将重点内容勾划出来,以便今后复习时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再次,认真整理笔记。听课笔记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每天上完课后,将笔记加以整理和提炼,使其成为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的资料,便于今后复习。
三、注重劳逸结合,提高学习质量。复习阶段,有的学生喜欢废寝忘食地复习功课,用减少睡眠和减少文体活动的方法来增加学习时间,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影响学习质量。因为持续、紧张的学习,会使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至于整天疲乏无力,思考问题变得缓慢,记忆力明显下降,学习时间虽长但效率却很低。所以家长在复习期间,尤其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还有一些家长会在复习迎考期间,让孩子做大量的课外习题,这样反而会影响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只有劳逸结合,在复习过程中做到科学、有序,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相信每一个人,只要掌握了良好复习方法,通过自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另外,家长和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做好种种思想准备,从而提高对考试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过度紧张中解脱出来,做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轻松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大考和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