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二实小教育集团紫云校区语文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在合班教室展开,来自紫云校区汤岚、程美琴老师团队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汤苏南、杨萍两位老师的课。本次活动主题为“集体备课研讨,磨砺课堂品质”,两位上课老师精心准备,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带来了丰盛的“语文大餐”。
课堂教学读为先 以景留情悟诗句
第一节是由汤苏南老师执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课堂推进的过程当中,汤老师并没有将诗句拆开理解,而是依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立足整体、以读为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读诗句,在吟诵中见感情,在拓展中提能力。整节课流畅自然,板块间衔接紧密,学生不仅读懂了诗句,还在言语训练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汤老师做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将文本的教育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烘托氛围情引路 高段教学见真章
第二节是由杨萍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作为第二课时,杨老师并没有逐字逐句地去拆分、解构课文,而是站在整体,紧紧抓住“情感”一词,围绕“我”和“祖父”两个关键人物的动作、语言去体会祖父对“我”的爱。在课堂结尾,杨老师从课文中延伸拓展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其中更是渗透了这座小院子前后的对比,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在这一部分的推进过程当中,杨老师恰到好处的配乐使得学生更加融入其中,对于资料的体会更加深刻。课后,杨老师提议学生去读读这本书,这样就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学生的思考向更深处漫溯。
网络研讨聚智慧 研磨课堂有成效
两节精彩的课堂结束之后,参与活动的老师在线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大家针对两节中展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评课。诚如汤岚老师所讲:“大家都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欣赏课堂,都善于用思考的大脑去重建课堂。线上的讨论有声有色、有理有据,相信今天上课的老师一定受益匪浅。”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不仅推动了原有教研模式的创新,也让紫云语文组的教研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文:王晓 摄、审:汤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