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和精神成长的地方。今年的“最美教室”班级文化建设展评,学生部提出了“重构教室功能,让儿童立场落地生根”的要求。各位班主任则根据要求,带领和组织学生精心设计,让教室环境真正服务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生活。
教室是多彩的生活场。班级是老师和学生度过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师生共同的“家”。走过每一间教室,都能看到干净的地面、整洁的桌椅、明亮的玻璃窗。无论是角落整齐摆放的劳动工具,还是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无不体现着老师和同学们对这个“家”的珍惜和爱护,体现出生活化的味道。
教室是多味的信息场。以往教科书是孩子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们的教科书。班主任尽己所能把世界带到学校和教室,让学生全面获知“家事国事天下事”。班级板报、园地、图书角等或浅白活泼,或青春洋溢,或古韵飘香;为让“每一块墙壁”都发挥育人价值,教室的园地布置也是各具特色,有的展示学生行万里路的摄影作品和文字作品,有的推荐师生共读的好书,有的还开辟英语角、新闻角,吸引着学生的关注,拓宽着学生的眼界。
教室是生态的文化场。教室文化建设是有层次的,要让精神文化引领班级发展,让制度文化保障班级发展,让行为文化彰显班级品味。每个班级都开辟出一块位置,张贴班级课表、班级公约,还有班级口号。小小四方天地,规划着班级生活的时序规则,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文化场”的巨大作用。
重构教室功能,丰富班级文化,共享成长信息,引领学生热爱班级生活,这正是紫云小学充满智慧的班主任和活力十足的孩子们,对班级环境建设的追求。
(文:宣馨蕾;摄:许欢;审:郭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