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节约粮食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美德,更有助于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紫云小学数学组结合“云娃俭、美德成”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开学第一课”,旨在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刚刚进入小学,对数学课堂即新奇又陌生,因此第一节数学课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数一数,一把有几粒”的数学活动。以活动为依托,让孩子们能从幼儿园的学习环境顺利适应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抓红枣、花生、红豆这些食物,进行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体会粮食种植的幸苦,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与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年级小朋友围绕“估一估,一把粮食有多少”主题,通过“估、抓、数、记”等活动,引导学生能通过猜、数培养估计意识。在描述过程中培养数感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一把粮食看起来不多,但却可以解决一个人一天的饥饱问题。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三年级的活动,通过一段“珍惜粮食”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从一个个数据中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学生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美好,但是更要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在“掂一掂,一千克有多重”的主题活动中,通过认一认基本的称重工具和单位,估一估手中粮食的质量,再称一称粮食的实际质量展开。学生们积极参与,获得了估计物体有多重的初步体验。最后,经过这节课同学们达成共识: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保证在“开学第一餐”进行“光盘行动”。四年级借助数据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分析,围绕“说一说,粮食都去哪儿了”的课程主题,学生在“看资料、读数据、谈感受”的过程中,感受了浪费粮食的触目惊心和粮食的大量减产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从而激发学生勤俭节约的情感,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的意识。五年级的研究主题是“算一算,一亿粒大米有多少?”通过数一数,称一称,算一算,大家发现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六年级的同学则以“画一画,粮食产量知多少”为主题,收集我国每年的粮食产量以及浪费粮食的数据,并制作统计图。学生在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我国是粮食大国,同时也意识到如今浪费食物现象的普遍存在。要秉持勤俭节约的美德。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孩子都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五(2)班谢歆妍说:“如果我们每人都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可以拯救许多处于饥饿地区的人民。”五(3)王梓轩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在校午餐光盘开始,并倡议带动身边的家人一起加入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
(文:王丹等 摄:各数学老师 审:周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