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天宁区陆芳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不畏初冬的寒意,满怀热情,齐聚二实小翰学校区越明厅,参加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运用活动。本次活动,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受邀参与并给予指导。
立足课堂,固本夯基
首先,工作室成员汤岚老师执教《京剧趣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唤醒。整堂课,汤老师以疑问引路,用朗读表达心情,用资料知晓原因,学用统一,如盐化水,润物无声。张弛有度的教学推进,韵味十足的数字化课堂,无不体现了汤老师的匠心独运。她紧扣课题中的“趣”字,用一系进阶式的小任务,在循序渐进中给予学生学习的路径:从文本到资源,从阅读到想象,从真实可感的“马鞭”道具,到虚拟的“亮相”表现形式,所有的教学资源都紧扣目标,在具体实用的任务中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认知,也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紧接着,老师们一起观摩了一堂数字化录像课——《伯牙鼓琴》。文言文的教学,理解文意,读正确、读通顺很重要。教学中,执教老师以读引路,让学生结合注音自读,意在正音;指名读为了检测,确保人人会读;按节奏读旨在理解;齐读进行巩固。每一次读都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拾级而上,为课时目标服务。同时,有效利用互+尚学平台,创设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表达的动力,让他们在选一选,做一做,听一听,说一说中体悟文本,积累情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改革探索,生发新意
随后,工作室领衔人陆芳老师依托这两节课,以六上第七单元为例,与大家分享单元推进中的策略设计与实践探索。她指出:为了更好地体现统编教材的设计理念,教学时建立语文整体教学思想,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整体单元主线,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思想,始终把学生推在学习活动的最前沿,鼓励他们学习提出有价值、有创新、有实效性的问题,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研讨、悟得。与会的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纷纷就“一个收获,一个建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名师引领,不懈前行
最后,朱洁如老师就本次活动做了高屋建瓴的点评。她提出:第一节略读课,平板资源包的合理利用,有效解决了很多问题,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节课,互+教学让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她高度肯定了工作室“大主题单元教学”这种模式的创新性,认为这样的教学研究是符合统编教材改革趋势的,走在了革新与探索的最前沿。老师若能按照这个架构去扎扎实实地实践,设计富有生长感和推进感的教学活动,一定可以创生一个高质量、有内涵的课堂,学生受益匪浅。
天气的寒冷让我们猝不及防,但老师们有思想有温度的肯定让我们温暖如春。今后,我们仍将拧成一股绳,继续努力,不断前行,潜心思考,深入研究。
文:邹丹 审: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