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紫云校区>>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二实小集团紫云小学:“放下手机陪陪我”云上家庭教育活动
紫云小学生命教育月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梅幸蕾








为深入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向广大师生家长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2021年3月26日晚,紫云小学结合常州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的公益讲座邀请朱亚洪老师,为家长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上家庭教育的讲座。

朱亚洪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教育局和妇联家庭教育讲师,有着多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经验丰富。

晚上5点50分,就已经有诸多家长提前进入直播间,静静等待着讲座的开始。讲座过程中,朱亚洪老师通过典型案例并结合孩子们常见的问题以及家长的日常教育陪伴方式,让家长们意识到常见的教育陪伴误区及其危害, 同时给家长们带来许多实操性的指导建议,例如:稳定自己情绪,逐步放手引导家长做智慧型父母。

 家长们在线上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用笔记录下朱老师讲的要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与朱老师进行沟通互动,了解到更多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陪伴方法。

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10刘轩菲家长:我们有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家人坐在一起,爸妈玩着手机,孩子玩着iPad。有这样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什么样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正如心理咨询师朱老师所讲,陪孩子也是要讲究智慧的。不能只是陪着,没有陪伴。放下手机,戒骄戒躁,做孩子的好榜样。当然,也不能过度陪伴,给孩子一个压抑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逐步放手,做智慧父母,根据孩子的需求,陪孩子一起长大。陪伴的同时,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做孩子的倾听者,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定要放下手机,用心呵护孩子,孩子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爱和陪伴,而不是简单的喂养!

 

 

一(1陈文昊家长:儿童的成长是很短暂也很关键的,如百丈高楼的建设,地基的重要性必不可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之花,他的健康成长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家庭小课堂和学校大课堂的教育尤为重要。

看完“放下手机陪陪我”讲座后,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有了以下一些收获:

1.教育儿童成长贵在坚持,贵在正能量的引导,给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健全子女的个性化培养。要时刻明白开始的监督是很痛苦的,要多留意,细细观察,给与完善,定型后会更加顺利和容易。

2.教育儿童注意沟通方式和语言内容,切勿使用脏话或语言暴力来辱骂羞辱他,多使用鼓舞性激励的语言。儿童需要稳定的情绪,家长也需要,遇到问题先冷静,稳定情绪后再沟通,理性解决。根据他的实际成长需求,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培养,让他健全成长。

3.陪伴也是需要技巧,让他学会辨识逻辑思维,学以致用,让他爱学习,会学习。同时也要加强亲子关系,有个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始于教育,突破基本教育范畴。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压抑。要坦诚交流,要正常释放压力,解决问题,切勿长期高姿态,高压镇压出现的问题,长久以往爆发后会不可收拾。

4.学习的提高是个多因素问题,要切合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因素,不同原因来阐述交流,心平气和地来对待它,端正他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更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完善方式方法,更好地督促和提高他的成长。

  

7)朱棋煊家长:听完朱老师的讲座,我感触颇深。随着时代发展,手机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看新闻,玩游戏,购物等,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逐渐变少,也或者只是单纯的陪着刷手机,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患无穷。孩子目前二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陪着刷手机,也会有图像或者声音干扰到孩子的专注力,导致孩子作业拖拉,错误率非常高,这都是不认真思考做作业的结果。这样长此以往,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会导致成绩退步,脾气越来越差,不良的影响甚至更多。所以,正如优秀的妈妈分享的: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养成习惯。虽然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留意着他;但定型以后的路就好走了!也要适当给孩子自己的空间时间,劳逸结合,培养成独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1王俊哲家长观看完朱亚洪老师的线上授课后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如何去成为一位智慧的“60分”家长。
    学习是个多因素问题,其中包括:智商、成就、习惯、方法、理想、老师、家庭、毅力、人缘、健康等等。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做孩子的引路人。同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孩子一起进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在战斗,而是有家长作为学习伙伴。
    过度陪伴的危害:依赖没主见、感到压力、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力分散、学习疲劳等等。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不要过度陪伴,不做完美父母。
   “培养”就是“陪着养”。我们要舍得花时间陪孩子,要注重滋养的过程,而不是只想用说教、打骂等简单粗暴速效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无视良好的家庭关系。让我们放下手机,一起去学做一位智慧的“60分”家长。相信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四4蔡芸彤家长:放下手机,多陪陪我,孩子的心愿多么简单,可试问,这样简单的愿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今天朱亚洪老师的“放下手机陪陪我”的讲座,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惭愧,也受益匪浅。

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不留下遗憾?

只有陪伴,不在乎时间长短,而在乎质量,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非常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因为爸爸和妈妈很爱我、欣赏我。感受到爱的孩子有更多的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也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这些,仅仅源于我们的每一次陪伴。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用语言暴力去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老人常说:“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学会放手,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中厉害得多。因材施教,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一个合格的父母除了会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和人生态度之外,更会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要做一个掌控自我的人,唯有如此才能掌控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关掉手机去陪陪孩子吧,哪怕是安静地看着他,和他说说话。等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会发现,我们的记忆里曾有一段如此美妙而温情的画面,而不是只能靠手机去填补记忆里的空洞和凉薄。

 

3王梓轩家长: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碍了他思维的想象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再次感谢学校领导和这次的主讲朱老师!

  

1范梓萱家长: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 但家长不能在将来才去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空白片段。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不是其他物质能够取代的,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才能更融洽的相处,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成长。所以家长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但一定要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孩子一些陪伴。不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

 

六(4刘怡诚家长: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根基。养育中,唯有与孩子长时间的相伴,父母才可能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等传递给孩子,帮孩子成就自己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而在陪伴中,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构建起独立的人格特质和与父母稳固的依恋关系。

本次云上上家庭教育讲座虽然短短不到两个小时,但家庭教育智慧却永存心间,陪伴是相互的,滋养是相互的,给予是相互的。我们相信,家校携手,同心共育,智慧陪伴,定能给孩子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梅幸蕾  摄:各班家长 审:杨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