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以教师展工作室为联动纽带,“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常态化研究的为抓手,基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基于“新教学”的理论指导,推进日常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深入研究。用数据说话,让数据发声,用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坚持日常,提升常规质量;依托课题,引领课程教学;参与活动,助推师生发展;促进工作室教师能主动、可持续、有个性地发展。
【工作思路及策略】
一、理念与技术同步提升
1.理论学习,夯实个人素养。基于上学期的研究及个人自主理论学习,本学期重点围绕“新教学”“单元整体设计”、数据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究与实践,进行理论学习与调查问卷分析,并每月每人形成一节课例;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点,组织微讲座,分享阶段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在团队研究过程中营造团结协作、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每个成员积极贡献智慧、分享智慧,在互动中实现共赢。
2.专业引领,提升学习力。通过网络资源主动学习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新教学”专家的相关理论,借鉴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本工作室研究及个人课题研究实施开阔视野。积极参与省、市、区工作室进行联谊活动,共同切磋,借鉴经验,实现专业发展。在区研训员的引领下,“‘校级+工作室’研讨”的双循环模式,让更多的学校的英语教研组参与工作室研讨,通过市区绘本阅读研讨课,让工作室老师们主动学习、反思、从而对课堂教学范式有了更多的思考。区研训员高位引领的方式,双循环的研讨学习模式,让每位工作室成员有了多次学习与再思考的机会,团结协作、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每个成员都善于贡献智慧、分享智慧,在互动中实现共赢。
3.课堂把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采用“主题式教学”“同题异构教学”等形式,对工作室成员的常态课堂“会诊把脉”。通过自主课堂观察分析与录课、课堂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分析表的制定和使用,打磨每个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观课、评课与反思能力,提升设定教学目标到教学设计、反馈跟踪以及反思能力。
4.课题研究。工作室认真实践单元整体设计,扎根日常做接地气的研究,在过程中关注和培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力、课程实施力、课程创生力,丰实研究成果,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5.课例梳理。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年段,梳理形成近两学期的互联网+教学案例,合理分工,每人每月至少1个案例,并整合在资源包内。
思考:对于已有范式、已有课例、已有经验,在后续的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中,要善于积累,善于梳理,将之转化为成熟的经验,更好地推广!
二、路径与研究实施
常态课:日常研究,促理论内化与范式优化
在已有的范式课例基础上,进行基于范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前提,提升教师单元整体设计的能力。通过“新教学”理念的内化,不断完善教学范式,积累基于范式研究的优质课例;形成英语写作课例与语法教学课例的新范式,并通过重构教学资源与环境,形成范式的教学流程与评价流程。
基于课题研究,形成数据与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任务驱动式培训”,开展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英语言语评价与数据分析的文献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英语言语能力现状;开展小学生英语言语评价指标框架的建构研究。形成相关论文和典型案例集。
形成基于数据的进阶式评价
围绕着学生言语表达素养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线,通过整合嵌入式评价、过程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在时间的历程上,学生言语表达素养的一个进阶的状况,从而真实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过程的刻画,用这样的结果来反馈和提升教学和学生的成长。研究数据更可视。大数据分析,不仅让课堂教学效果更直观,数据的留存也为学生的发展变得可视化、可测量。
三、常态化实验教师的培训安排、工作室成员校及非成员校范式的研究安排
【工作安排】
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活动计划 | ||||
工作室名称: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 | ||||
序号 | 活动内容(及形式)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备注 |
1 | 工作室联合活动:与教材融合的课外阅读教学(吴凡) | 2022.2.25 | 博小 | 课堂教学 |
2 | “新教学”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常态化研究1(课堂教学:周甜、杨柳) | 2022.3.24 | 二实小 | 课堂教学 读书沙龙 |
3 | “新教学”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常态化研究2 (微讲座:朱小云) | 2022.4.22 | 二实小 | 微讲座 |
4 | “新教学”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常态化研究2(课堂教学:李霞) | 2022.5.19 | 二实小 | 课堂教学 |
5 | 工作室终结性展示(全体工作室成员) | 2022.6(待定) | 待定 | 形式待定 |
备注:可以以研讨会、报告会、教育论坛、公开课、讲座、拍摄专题电视片、现场指导、读书推荐、观摩考察等形式开展活动。其中,公开课和讲座活动时间及地点请提前一周上区网。 |
【成果计划】
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2021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成果计划 | |||||
工作室名称: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 | 预计完成时间 | 成果呈现(获奖或发表) |
1 | 小学生言语能力的文献综述 | 案例 论文
| 羌凌霞 | 2022.6 | 发表 |
2 | 小学生英语言语能力证据的收集与路径分析 | 案例 论文 | 朱小云 | 2022.6 | 发表 |
3 | 小学生言语评价量表的设计 | 案例 论文 | 吴洪菲 | 2022.6 | 发表 |
4 | 课例研究 | 案例
| 杨 柳 | 2022.6 | 发表 |
5 | 课例研究 | 案例 | 周 甜 | 2022.6 | 发表 |
6 | 课例研究 | 论文 | 徐聂鑫 | 2022.6 | 发表 |
7 | 小学生英语言语能力影响的因素分析 | 案例 论文 | 吴 凡 | 2022.6 | 发表 |
8 | 小学生英语言语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论文 研究 报告 | 李 霞 | 2022.6 | 发表 |
9 | 梳理课例资源包 | 课例 收集 | 朱小云 | 2022.6 | 收集 |
备注:成果形式是指案例、论文、论著、研究报告等,成果名称是指题目。 |
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
202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