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期工作计划,3月8日上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教研员们莅临紫云小学,对课堂教学、教学常规、校本教研等方面开展了全面调研。
深入课堂细把脉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员们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共听取了17节课,涉及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十个学科,可谓学科全覆盖。执教老师全部是工作5年左右的新生力量。
工作刚一年的梅幸蕾老师执教的是富有趣味的儿童诗《一个接一个》。梅老师由复习导入,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主人公心情变化的过程。汤苏南老师执教《池子与流水》,从小古文的日常积累着手,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继而引到本单元的寓言故事主人公,让学生了解到本诗同样是一首蕴含寓意的寓言诗歌。卢琪韵执教五年级习作2《读后感》,课前5分钟常规积累,由学生开展故事会,围绕本单元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主题分享故事。王晓老师执教的是《景阳冈》第二课时。王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紧接着他以全文最精彩的“打虎”一节为切入口,带领学生通过品语言、做动作、想情景等方式感受人物形象。
【数学】
工作刚半年的杨芸洁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杨老师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巩固算法。新授部分,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再在同桌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最后杨老师不忘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巩固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杨老师在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重视算理的理解,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
四年级贾老师围绕“My Day”主题,设计了多层次有递进的任务活动,从核心词汇的突破,到句型的练习巩固,最后到语篇的整体学习和输出,教学扎实有推进。六年级陆老师则以“A healthy diet”为话题,师生共同交流日常饮食习惯。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等方式深入学习文本,探讨健康饮食的科学搭配方式,对Mike和Yang Ling的饮食习惯进行评价和建议,并引导学生梳理健康饮食的意识。
【音乐】
戴丽华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的歌唱课——《田野在呼唤》。 通过“听音寻画”的游戏以及欣赏、听辨、歌唱等环节,让学生在听、赏双重感官中感受、体验、理解、实践弱起、休止、附点、重音等音乐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与情感演唱表达,细腻地演唱歌曲。洪致远老师执教了一年级的歌唱课《花儿朵朵》。他从彝族歌舞导入,将学生代入载歌载舞的节日情境,教学过程中,洪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聆听习惯,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韵律,让学生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愉快的学习。
【体育】
史振尉老师执教了二年级《足球运球与内扣外扣》。史老师以足球技术要点提问导入,课堂中巩固与复习直线运球与内扣技术,并且新学习外扣技术,抓住技术重难点,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汤文烨老师执教了二年级《投掷垒球》。汤老师创设“我是小炮兵”的情境,带领学生进行投掷垒球练习,通过“小营地”、“炸碉堡”等情境,提高学生的投掷水平。
【美术】
陆愈哲老师执教了三年级《风筝》,以猜谜语导入,课堂中引导孩子们认识风筝,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学生把画纸当作天空,随着风筝展开遐想。
【科学】
科学樊健老师执教了五年级《微生物的功与过》,课堂教学教态从容、落落大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学素养良好。樊老师用情境化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设计巧妙、引人入胜;课堂教学结构严密、逻辑性很强;板书设计有条理,凸显教学核心内容。
【信息技术】
张丽弘老师执教《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张宇康老师执教《小猫出题》。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层层深入,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操作要领。最后对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
正值“三八妇女节”之际,汪云琪老师执教《我给妈妈做道菜》,汪老师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由同学们最爱的真心话大冒险导入课堂,在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策划好做菜活动,赋予菜品特别意义,课尾还结合节点节日布置了今天独特的拓展作业:给妈妈做一道菜。
【道德与法治】
吴亚兰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课本中的《试种一粒籽》,从活动一感受生命的奇妙到活动二种植准备以及最后的活动填写种植计划,层层递进,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奇妙。
被调研的17位老师用敬业的精神和专业的知识,生动演绎自己对“双减”课堂的努力追求。
诊断教学促提高
从课堂教学环节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课堂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研员们同时也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指明了提升方向。
天宁教师发展中心王勤老师评价梅幸蕾老师的课堂对教材把握到位,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用语准确。邱俊老师充分肯定了汤苏南老师执教的《池子与流水》一课,能抓住诗歌特点,课堂推进流畅,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对于王晓老师执教的《景阳冈》一课,邱老师则认为他个人素养优秀,能够根据自身优势和文本特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用充满激情的朗读感染学生。于纯老师赞扬卢老师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表达,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写我情。同时,她也希望年轻老师能在课堂上及时介入,尤其是习作课,大胆用例文引导学生赏析评价,让学生有抓手,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数学教研员邓炜老师对新参加工作的杨芸洁老师大加赞扬,认为杨老师综合素养高,对课堂的把控力强。但同时要关注计算教学的关键:在重视算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时效性;对于课堂的练习目标要有更上位的认识;同时还要重视估算的作用。
英语学科教研员薛红副主任充分肯定两位英语老师的课堂,同时也建议:四年级的教学活动要更有趣味性,设计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练习的广度和效度,让语言学习过程更扎实。
洪致远和戴丽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获得了教研员金老师的认可,同时金老师也提出在日后的音乐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演唱音色,全方位多角度培育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
体育教研员王国斌校长对两节体育课进行了深入的评价。课堂中有亮点,教态规范,教学组织与学生管理到位。同时也提出足球课堂要注意教学的技术特点,要加强平时常规课堂的足球基本功教学。投掷垒球课加强基本技术的练习,注重投掷的重难点,提高练习强度,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美术和综合实践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在听取了两位年级老师的课后评价:汪老师教学素养高,教态亲切随和,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但要注意需进一步明晰课程理念,落实操作,追求更加扎实的课堂。陆老师课堂中有亮点,教态规范,具备审美语言,还加入了徒手示范。同时也提出了四点探讨“去、活、析、理”,围绕孩子真切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活动目标和内容。
信息与技术教研员陈慧霖、王伟老师针对教学情况与授课教师进行了充分、深入、细致的研讨,提出了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要联系生活,在教学时,注意知识的迁移,要多关注学生状态,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并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
科学教研员唐老师建议科学教学中要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发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功能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祁馨老师评价整堂课的课时划分合理,整体框架设计合适,师生间互动有效,配合默契。她建议上好《道德与法治》课首先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本课的达成指向。其次确定框架,活动串联,比如借助游戏的方式进行体验活动,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柏良主任对美术组团队提出了发展性的思考:探究废旧材料在美术中的运用;丰富社团形式,发展专业技能方面的兴趣爱好;融入传统文化在艺术中的特色,系列化做艺术特色。同时结合紫云现状,强调要发挥教研组日常集体备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好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新教师把关教学,带领新教师一起成长。
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本次调研,既是对紫云课堂教学的一次检验,也有力地推动了教研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期待老师们在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继续规范教育教学常规,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提升。
(文:周月霞 摄:各学科老师 审:潘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