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紫云校区>>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二实小集团紫云小学:幼小再相遇,双向赴美好
——记天宁区“幼小科学衔接”联合教研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达文






为进一步落实《常州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有效推进幼小衔接活动的高效开展,2022年6月16日下午,天宁区“幼小科学衔接”联合教研第三次活动在紫云小学举行。

活动由紫云小学潘忠德副校长主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蒋敏杰副所长、天宁区教育局戴霞副局长、教师发展中心史伯良主任、金燕南老师、王国斌老师、学前教育管理中心施亚芳主任、刘艳老师、教育科马月老师,以及天宁区省市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的负责人、区小学四大集团领衔校幼小衔接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全区小学、幼儿园“幼小衔接”分管校(园)长、幼儿园大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通过视频直播观看,线上线下约200人次参与活动。

一、聚焦课堂让衔接更有趣

活动伊始,与会领导老师分组观摩了紫云小学老师执教的两节生动有趣的综合课。两位老师从儿童立场出发,寓教于乐。活动设计形式多样,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体验学习,乐此不疲。

音乐课上,李老师执教了一节趣味唱游课跳跳虫历险记。基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李老师将音乐学习与绘本故事,绘画创作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在跳跳虫丛林历险的情境中,带领孩子们充分地感受、体验音乐,学会用不同的方式细腻地表现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呵护了孩子们音乐学习的兴趣,有效培育了音乐学习关键能力,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浸润中获得成长的能量,闪闪发光。
    科学课上,谭老师基于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置了以小猪佩奇为背景,比较两杯水的多少的任务情境,带领孩子们进行趣味性的问题挑战和闯关游戏将科学问题、科学实验方法贯穿其中,小朋友们充分的猜想、比较、实验、交流,科学语言的表达、科学思维的培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解决更难的任务情境中,谭老师鼓励孩子们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还带领学生用一杯水作为统一的标准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刻度杯,更加优化了比较的方法。小朋友们在交流、动手做的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标准这个科学概念,科学素养潜移默化中提升

二、工作汇报让衔接更有力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目标,紫云小学课程部副部长张京《构建“适性”理念下的体育幼小衔接新样态》为主题分享了紫云小学幼小衔接体育团队探索儿童体育健康衔接的思考与实践。他结合幼小衔接体育教学现状,基于学校适性发展理念”从整体设计体育幼小衔接课程体系——打造儿童视野下的动课。提出游戏教学内容卡通、游戏教学目标内容化、游戏组织高效化三实施路径以丰富体育幼小衔接活动形式。

三、互动研讨让衔接有感

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对音乐课进行了点评。她充分肯定了本节课音乐活动的设计能够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体现了幼小衔接的价值。她建议一年级的音乐老师都能以李老师的这节课为参照,在唱游课的教学设计中能够兼顾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适当运用学科综合,减缓衔接坡度,在动、唱、玩、创中习得音乐知识,培育音乐素养。

所长在听完科学课后,高度评价紫云一5班的孩子,会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有理有据,能够完整的把现象和结论表达出来;谭老师给孩子一定的任务、材料和工具,给他们充分的探究空间,对孩子的自身综合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也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关注儿童视角,坚持学生立场;给孩子的探究空间再大一些,提升学科价值,重塑学科精神;注重场景建构,加强学生体验,让孩子更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

专题讲座,让衔接有获

活动中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蒋敏杰副所长应邀为本次活动作专题讲座《回归常识,“双向奔赴”的幼小衔接做什么》。他从“为什么我们需要幼小科学衔接?”“我们要通过幼小科学衔接,促进儿童怎样的成长?”“小学一年级教师怎样做,才是幼小科学衔接”三个方面讲述,让与会老师们进一步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方向。

讲座中天宁区幼小衔接的前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期望:学校教育者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校、教育者来适应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有期望、有选择、有参与,在多一点柔性、个性的教育下,绽放无限的可能。让幼小衔接回归规律、回归常识、回归理性、回归专业、回归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生态,让每个孩子都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让每一位儿童都能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会议最后,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戴霞作总结发言。她结合全区幼小衔接的整体化设计思路和具体实践成果,总结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及成效。她强调,幼小衔接不仅仅是这一年的衔接,应聚焦育人理念的转变、育人方式的变革。后期我们还应重点落在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学环境(布置研究、教师心态的研究。同时还要缓解家长的焦虑。在创新衔接课程的同时凝聚家校合力,实现逐步辐射。

幼小初相遇,双向赴美好通过本次联合教研,我们将继续开展双向互动,继续践行科学幼小衔接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护航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文:刘达文  :奚嘉敏  :周月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