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升教师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推动学科教科研工作,增强本学科教师的教科研水平,3月6日上午,紫云小学“结合课例研读课标活动”在各年级进行。
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何燕老师《会变脸的水》教学设计学习与年级老师评课心得分享。
观摩视频教学
何燕老师的教学设计,通过欣赏视频、实验观察和趣味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水在自然中的千姿百态等知识,明白水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分享交流心得
各年级老师基于自己年级的课程特征,结合新课标,学习了何老师的优秀课例,交流探讨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百花齐放。
王晓老师:何老师的课堂注重情境创设,恰到好处的游戏环节、实验环节将“水娃娃”这一形象落实在生活中,既关注到了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境,学有所用;也关注到了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生动有趣。
朱淑娴老师:一、二年级,是学校生活起步期,学生开始适应有序地集体学习生活。因此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度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创设人物引出“水”、游戏实验认识水、同桌合作找出水、视频认识水灾害、情境引入会自救。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程美琴老师:一年级,何老师道法课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多种活动支架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观察、游戏体验、情景模拟、探究学习,真正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吴亚兰老师:何燕老师在《会变脸的水》一课中模拟水灾,孩子们穿越情境,化身自救小达人,团结机智地“绝处求生”。这节课遵循育人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紫云道法组趁春光明媚,习新标优课,利用此次机会拔节成长。随着对“新课标”解读的不断深入,道法组的老师们都会在专业发展中找到新征途与新成长!
(文:谢沁 摄:各年级教研组长 审: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