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渐浓,芳草未歇。为探寻AI技术和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实际运用,2024年6月14日下午,天宁区第七批(智慧教育)教师发展张晓东工作室成员齐聚局小,开展了本学期工作室的第六次活动。
汉字交流会
本次的语文课堂上,邵佳丽老师以“汉字知多少”问题导入,带领同学们对本单元中汉字知识进行了回顾,唤醒了已有记忆。同学们在交流中表现出了对汉字的浓厚兴趣。接着,邵老师请同学们以小队为单位,分别从“字谜”“姓氏”“诗画”等方面展示了他们对于汉字的研究成果。利用AI生成字谜、结合诗意生成图片、根据文稿形成PPT……AI技术的辅助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增色不少,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AI技术虽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真正学习并内化知识。
研讨促生长
课后,邵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下关于本节课以外的序列化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接着,工作室的各学科老师们围绕这节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老师表示,这节课让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央,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根据课标的引领,在把握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科内容的教学和AI技术的使用紧密结合起来。还有的老师指出,课堂上的展示可以看出学生的研究有具体的方向,且很有参与感,而技术的使用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时空性也增强了。同时,学生对于AI的使用情况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获得了真实的成长。
总结明方向
随后,工作室领衔人张晓东副校长总结本次活动时指出,本次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AI技术使用的角度发生了转变,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真实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运用对AI技术有了更加直接的感受。在课堂展示中,学生自信的表达,批判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张校长对本学期的工作室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这一阶段中老师们的成长与收获,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能在今后继续不断学习,阅读相关书目、文章的同时也能大胆尝试使用、体验各种AI技术,思考将技术更好地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学期接近尾声,研究还在继续。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将积极投入到探究实践中去,携手同行,共同奋进。
(文:局前街小学 邵佳丽 摄:王文霞、薛梦涛 审:张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