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天宁区“智慧教育”张芳菲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八次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翰学校区录播教室开展,成员共同观摩学习课堂教学测评系统下的教学新评价。
本次活动由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程青老师和常州市三河口小学黄洲老师执教两节信息课,其他成员以人工经验提炼方式在异域学科角度观课,分析课堂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为后续数据报告分析做研究铺垫。
教学展示,精彩纷呈
程青老师执教的是苏科版四年级上册的课题《可靠的信息传输》。她借助一幅被错误分割的文字像素画,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信息传输的奇妙世界。在“魔法卡牌”环节,程老师将复杂的数据校验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奇校验的奥秘。通过实践,学生们仿佛揭开了“魔术的面纱”,在乐趣中汲取知识,在思考中深化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校验码的重要性,并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
黄洲老师巧妙地以“数字传递接力赛”游戏开启新课,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直观体验数据传输错误的可能,自然而然地引入数据校验的概念。她提出:“信息接收方如何检测错误?”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使他们深刻理解校验码的含义和作用。黄老师进一步通过模拟传输实验和卡片魔术,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奇偶校验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最后,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寻生活实例,如身份证校验码,让学生认识到数据校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交流研讨,且行且思
随后,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重点阐述了设计思路以及教后反思,工作室成员围绕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分别从数学、英语、信息等学科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与两位上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研讨,全学科异域智慧分享。
常州市正衡中学胡梦蝶(英语):程老师的课堂以连续的进阶活动,凸显了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游戏化教学,达到趣味性,可检测成果的优势。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自主学习拓展内容,把本节课的内容和之前所学联系在一起,达到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螺旋式上升的效果。黄老师的课堂,任务安排密切,环节衔接流畅,形成了闭环。利用视频,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和游戏互动的传统手段的结合,把可靠的信息传输具体化,生活化。整体教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在总结和评价中互促互评。
常州市香梅小学马琳(数学):第一节课程老师用一个有趣的解码图片引入,制造了信息传输出错的矛盾,使学生产生检验信息传输的需求,并且与前面学过的编码和解码进行有效的勾连。接着又以卡牌魔术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校验码的神奇,并引导学生思考校验的规则是什么?从学生的思考中梳理出奇校验的方法。整个活动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兴趣非常强烈。后面又安排了生活中的校验码,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让学生体会信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常州市华润小学朱丽彬(信息):程老师的课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经验丰富,语言表达沉稳。通过魔术卡片活动,她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奇偶校验原理。她还用银行卡和条形码等实际案例,加深了学生对校验码重要性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黄老师运用信息传输游戏和奇偶校验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数据校验的理解。黄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信息等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校验码的含义和数据校验的应用,使课程内容丰富且重点突出。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杨云澄(信息):程青老师的课堂整体节奏流畅,教学环节清晰明了。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自主探索新的知识。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逐步深入理解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重要性。黄洲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活动设计新颖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逐步推进教学内容的教授,使抽象的信息传输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专家引领,智慧共享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学科研训员王伟老师从多维度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点评,为信息学科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他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认知设计问题,考虑个体差异,优化教学。同时,应秉持大单元教学理念,串联教材知识,让学生体验信息传输问题解决过程,构建知识体系。工作室领衔人张芳菲老师对两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创新和多样性表示赞赏,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师需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品质。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天宁区“智慧教育”张芳菲教师发展工作室的成员们将继续致力于深化技术与教学融合,以数据为笔、创新为墨,绘就智慧教育新篇章。
文:程青
摄:工作室成员
审:张芳菲